有些人總把氯化鉀需求暴增掛在嘴邊,尤其是國際供應商們。當然了,屁股決定腦袋,他們喜歡這么說是可以理解的,但咱們可不能輕信。這里有兩個關鍵:一,是2023年需求暴增,但不代表2024年一定還是這樣;二,是表觀消費量暴增,但這里可能隱藏著一些問題。所以如果你問別人行情好不好,他只回你說什么需求暴增云云,那他就是在耍流氓。
據中肥網統計:2023年青海地區氯化鉀實物產量約682萬噸(開工率約75%),比2022年減少約83萬噸,降幅約11%;2023年我國氯化鉀進口總量約1157萬噸,比2022年增加了約363萬噸,增幅約46%(出口約50萬噸,比2022年大增約47萬噸,增幅高達約1567%,不過增幅看著很唬人,實際沒啥大意義);2023年底時青海地區庫存量約87萬噸,比2022年同期大減約49%,港存約315萬噸(常規港存295萬噸,保稅區20萬噸),比2022年同期大增約31%,總結轉庫存總量約402萬噸(不含社會庫存)比2022年減少21萬噸,降幅約5%。綜上,2023年我國氯化鉀表觀消費量約為1789萬噸,比2022年增加約15%,實際消費量(未考慮社會庫存)約為1810萬噸,比2022年增加約24%,自給率約38%。
從歷史數據來看,我國氯化鉀的年消費量多在1400-1600萬噸范圍,2023年1800萬噸左右的消費量的確對得起用暴增二字來形容。然而現在已經是2024年,人們經歷了2022年暴漲暴跌近2000元/噸的巨震,又經歷了2023年反N字形1400元/噸的余震,雖然看似價格已經跌了很多,大家也的確虧了不少,但事實上眼下港口上2400-2500元/噸的價格只是處在理性價格區間的上端而已。以往價格暴漲暴跌的經驗以及目前的市場環境來看,氯化鉀等肥料價格仍有明顯的可能下行的空間,下游自身壓力本就較大,加之買漲不買跌心理,2024年的氯化鉀需求能維穩都不錯了,大概率將有所下降。如果沒有動蕩時局下的保供穩價在,按照以往經驗,消費量暴跌都是有可能的(2007年氯化鉀進口首破900萬噸關口,緊接著2008年進口量將至514萬噸,到了2009年更是暴跌至198萬噸)。
最近交流行情時,常聽到有人說"有一種缺貨叫你以為缺"。看上去氯化鉀的消費量很大,但是最難以統計的社會庫存那一塊兒可能比想象中要多。而且眼下大量的進口也仍在繼續進行著。所以去年消費量大增,并不意味著今年就一定繼續,也并不意味著我們作為進口方,面對動蕩的時局就一定處在弱勢的一方。2023年進口1157萬噸氯化鉀,其中白俄羅斯、俄羅斯和老撾就占據了815萬噸,超過了前十年的平均全年進口量。需求偏向往下看,而供應正常是有充足的保證,所以從需求上說事,想挺一下氯化鉀,這事不太靠譜。如果供應一端出現大問題,那么或許才能挺一挺,但那也得是實實在在的問題,而不是靠幾張嘴幾個公眾號的不負責任、指鹿為馬的極盡夸張就可以辦到的。
本網分析及行情數據中如有您想深入了解的部分,可致電咨詢熱線0451-88001128。想要了解更多的化肥行情信息,請持續關注中肥網的官方網站(m.sswork.cn)、手機APP(m.sswork.cn/app)、微信公眾平臺(fert-cn)與分析師一對一交流,精彩內容不容錯過!(中肥網 作者阿杜/審稿車艷紅)
特別聲明